Menu

Menu

  1. 首页
  2. 行业新闻
  3. 全年55起!我国激光融资市场稍有“退热”

全年55起!我国激光融资市场稍有“退热”

2024年激光和光学领域的资本流向更加集中。据光电汇不完全统计,截止12月10日,2024年我国激光和光学领域融资事件共有55起,其中,激光领域的资本主要聚集在超快激光、飞秒激光、蓝光激光器等激光光源,激光芯片,激光设备,以及测风激光雷达、空间激光通信等应用端,而光学领域的资本则集中在高端光学仪器、超表面光学、光纤传感等赛道。相较于2023年的68起融资事件,融资市场稍有“退热”。

资本市场的变与不变

  1. 资本流向更集中
从融资规模来看,获披露的融资规模均达到或超过千万元级别。在所有融资项目里,亿元级别的融资项目多达19起,占项目总数的34.5%。杭州奥创光子、武汉光至科技、深圳湃泊科技、苏州科韵激光、北京极光星通、上海复享光学等企业,都位列其中。而这些企业所涉及的主营业务涵盖了飞秒激光器、激光芯片、激光加工设备、空间激光通信以及光谱仪器等诸多方向,备受资本青睐。
而千万元级别的融资项目22起(占整体的40%),未披露融资金额的有14起(占整体的25.5%),图1所示。

全年55起!我国激光融资市场稍有“退热”

图1 2024年55起融资金额分布

如图2,从具体融资轮次来看,今年激光和光学领域的融资事件所处阶段,大部分集中在前期:天使轮(包括天使+轮12起)、A轮(包括战略/股权融资、Pre-A、A、A+轮共23起)、B(包括B+轮共12起)轮和C(包括C+轮7起)轮四个阶段,D+轮仅中科微光医疗1起。

全年55起!我国激光融资市场稍有“退热”

图2 2024年55起融资阶段分布
从各省市融资事件数量来看,江浙沪依然是资本聚集地,中部地区融资环境欠佳。1-11月激光和光学领域的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在江浙沪(25起)和北广(19起)地区。其中,江苏和广东齐头并进(16起),上海(6起)、北京(3起)、浙江(3起)、山东(2起)以及四川(2起)紧随其后,其他零星分布在安徽、福建、湖北陕西等地,仅1起。
由此可见,资金主要流向一些业务、技术成熟,应用市场广阔和初创阶段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其中,超快激光领域、蓝光激光领域、激光微加工设备、激光医疗等领域获得多次融资,随着大数据时代和低空经济的来临,光芯片、空间激光通信等依然是资本热衷的赛道。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佰福激光、杭州奥创光子这两家企业,均在一年内完成了两次融资。
苏州佰福激光致力于中高端医美光电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拥有10余款核心产品,目前已出口到北美、南美、欧洲、亚太等主流和新兴市场,其2024年业绩同比实现了超100%的增长。中高端医美光电设备成功“上桌”,激光在激光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丝毫不逊色于激光通信、激光雷达、新能源市场。
另一家杭州奥创光子,其发展可谓是势如破竹,是飞秒激光领域的“黑马”,融资规模达数亿元,是本年度飞秒激光行业最大融资案。随着产能提升、产品线增多,奥创光子也将市场由国内扩张延伸到海外。推行飞秒激光器“出海计划”,加速渠道布局,实现飞秒激光器在北美、欧洲、日韩等全球关键市场的全面覆盖。
2.行业“新兵”顶半边天
从统计数据中不难发现,其中有28家企业都是在2020年之后相继成立的,这些行业“新兵”纷纷崭露头角,或将撬动资本新格局。而2023年新成立的企业获得融资的有6家,为市场注入不少新鲜活力。
在这批新生力量里,英莱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堪称一匹势头迅猛的“黑马”,出道即惊艳,聚焦激光视觉焊接传感器赛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全球第四家、中国唯一一家通过KUKA技术研发中心测试认证的激光视觉传感器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23年11月的上海聿凡领光和北京云汉星驰激光两家新锐公司,所处的赛道独具创新且前沿,公司过硬的技术实力更是不容小觑。
区别于竞争火热的下游市场,聿凡领光专注于光通信的上游激光通信子系统——光传输部分。公司掌握包括光纤光学集成、嵌入式软硬件控制、结构热控以及空间环境可靠性等专利技术,已实现100%国产化方案。成立仅6个月,就完成子系统核心部组件多型号在轨应用并形成批量产品交付。
北京云汉星驰激光是全固态激光器领军者,专注于芯片半导体领域的激光器研发,已经成功推出了全固态纳秒绿光激光器、全固态准连续紫外皮秒激光器两大系列的三款旗舰产品。
还有2023年10月份成立的卓劼激光,他是广东硬科院向激光项目产业化征程中的关键里程碑,专注于准分子激光器光源、紫外及深紫外激光器光源、蓝光半导体激光器光源等,致力于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的国产化;专注高端光学仪器的长宜光科也走进了资本的视野中......
3.不变的是资本对“爆款”的追逐
在激光和光学领域,但凡有热度的细分赛道,资本都不会缺席。

全年55起!我国激光融资市场稍有“退热”

图3 2024年41起激光融资事件在各细分领域的分布
据统计,激光领域占据融资榜单的依旧是产业链的中游激光器领域,但从以前的光纤激光转变为飞秒激光、蓝光激光、半导体激光、固体激光等,成为了资本“新宠”。
除了上文提到的飞秒激光“黑马”奥创光子,江苏希里斯激光、杭州奥创光子、青岛自贸激光、飞秒激光研究中心、北京云汉星驰激光、苏州卓镱辉等多家飞秒激光企业完成多笔融资。
此外,在激光应用端,随着低空经济的来临,空间激光通信依然是投资人眼中的“爆款”
蓝星光域获得近1.5亿元的B轮融资,是空间激光通信领域融资规模最大的企业。作为极具潜力的前沿通信技术,在应用拓展上,航空航天仍是空间激光通信主阵地,借助激光通信能实时回传高清图像、科学数据,助力人类对宇宙更深入探索,其未来发展备受瞩目。

此外,在光学领域,空间光学载荷技术、光学薄膜、分布式光纤传感、光谱仪器、光学微纳加工、高端光学仪器等新型赛道也成功“上桌”。

总体而言,2024年激光和光学行业的融资情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同赛道都有企业获得融资,“新兵”企业不断涌现,部分成熟企业也在寻求进一步发展,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较为活跃。而企业在找到“确定性”后亦要握紧罗盘的舵手,在动荡市场里牢牢攥紧生存与发展的主动权。

融资案列汇总表如下:

全年55起!我国激光融资市场稍有“退热”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科研资讯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网来源均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进行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