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希腊最强的超短激光系统的磁涡旋质子加速方案
希腊等离子体物理与激光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 and Lasers, IPPL)位于Rethymnon,隶属于希腊地中海大学(the Hellenic Mediterranean University, HMU)研究中心。IPPL的旗舰装备是希腊最强大的超短激光脉冲系统,输出功率45 TW(1.1 J,<25 fs,10 Hz),其聚焦强度超过1021 W/cm2,满足尖端研究领域的多类型实验。IPPL还拥有一个脉宽为7 fs的激光系统,以及脉宽为ps和ns的现代固体激光器系统,可以输出不同波长的激光。IPPL的专业设备包括脉冲光电功率装置(Plasma Focus, Z-pinch, X-pinch),用于产生致密的热等离子体,有助于研究等离子体动力学以及开发新型应用。它还拥有装备精良的实验用真空靶室,包括各类诊断装置。这些条件为激光粒子加速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图片源自网络)
IPPL的科研人员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激光加速质子实验中,气体靶密度剖面的光学整形方法。利用含有多个爆炸冲击波的流体模型,模拟了气体靶中近临界密度的产生。爆炸冲击波由低强度激光在平行或交叉的不同构型下产生。激波波阵面的迎面相撞可以有效压缩气体,从而产生尖锐的、高度压缩的气体剖面。IPPL Vasilis Dimitriou等人研究了ZEUS超短超强激光装置产生最佳压缩剖面的实验设置参数,以用于粒子的磁涡旋加速。
相关成果发表在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2年第5期的封面文章。
在近临界密度区域,主流的质子加速机制有磁涡旋加速、无碰撞冲击波加速以及原子团簇的库仑爆炸。就粒子能量与激光能量的标度率来说,磁涡旋加速是最有效的。磁涡旋加速需要在特定的时空域内产生极为尖锐的高密靶轮廓。激光脉冲在近临界密度气体中传播,会加速其尾迹的电子形成电子细丝,从而产生极强的电流。由此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角向磁场,并维持在等离子体通道内。当激光脉冲穿越高密度区域传入真空时,被束缚的磁场开始扩散,从而产生一个很强的纵向电场来加速质子。图2中嵌入的左上方小图显示了加速的质子丝进一步被磁涡旋箍缩,产生了准直的高能粒子束。

利用粒子模拟(particle-in-cell)程序,理论工作者验证了45 TW的ZEUS激光通过磁涡旋机制加速质子的效率。如图3所示,ZEUS主脉冲激光与四束垂直交叉光束形成的冲击波面相互作用,加速产生了轴向质子束。图3(a)、3(b)给出了不同视角下的质子束空间分布情况。图3(c)所示在600 fs时,可发现加速质子的截止动能约为16.5 MeV。图3(d)给出了角向磁场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本文的数值研究工作确定了IPPL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光学整形参数。高密度气体喷靶通过一个空气驱动氢气助推器和一个电磁阀来输送,可以承受100 MPa的托压。一束850 mJ、1 ns的激光束被用来产生爆炸冲击波。ZEUS装置将安装到直径为1.5 m的主真空靶室上,其中ZEUS激光脉冲将用来辐照临界密度面。ZEUS产生的激光脉冲将由离轴抛物面镜聚焦到气体靶上,其焦斑约为3 μm,这意味着极值光强可达1020 W/cm2以上。数值模拟研究显示,双交叉纳秒激光脉冲构型的效率和限制要求更有利于相关实验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实验参数的多维度研究,以进一步优化气体的压缩,并延长密度剖面的时间窗口。该研究为基于数十TW的激光系统驱动高能质子加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推荐阅读:
科学编辑 | 赵耀
编辑 | 周琦雅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科研资讯及分享,所有其他媒、网来源均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协调进行处理,最终解释权归旭为光电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