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飞秒激光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

飞秒激光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

飞秒激光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眼科治疗方式,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眼部疾病。 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飞秒激光角膜治疗(FS laser keratoplasty),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治疗角膜疾病,如近视、远视和散光。飞秒激光手术可以在保持角膜厚度的同时,精确地切割角膜表面以改变眼睛的焦点。这种技术相比传统的激光玻璃体治疗(LASIK)具有更快的恢复时间和更低的并发症风险。...

商务部拟将激光雷达等技术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录

商务部拟将激光雷达等技术列入禁止限制出口目录

日前,中国商务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加强技术进出口管理,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商务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对《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包括商务部、科技部2008年第12号令和商务部、科技部2020年第38号公告,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拟删除技术条目32项,修改36项,新增7项。修订后《目录》共139项,其中,禁止出口技术24项,限制出口技术115项,合计139项。...

研究人员控制两个量子光源实现量子纠缠

研究人员控制两个量子光源实现量子纠缠

在一项新的研究突破中,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研究人员携手解决了一个困扰量子科学家多年的问题——在两块纳米芯片上,首次同时控制两个量子光源,并让其实现量子力学纠缠。最新研究进展对量子硬件的突破性应用至关重要,将促进量子技术发展到更高水平,是计算机、加密和互联网加速“量子化”的关键一步,将为量子技术的商业利用打开大门。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 包含两个相互纠缠的量子光源的两块纳米芯片的图示 多年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稳定的量子光源,并实现量子力学纠缠,也就是两个量子光源可远距离地立刻相互影响。纠缠是量子网络的基础,也是开发高效量子计算机的核心。...

一种在空间域中实现超分辨图像重建的方法

一种在空间域中实现超分辨图像重建的方法

 本文旨在解读一种针对结构照明显微镜(Structured illuminated microscopy,SIM)在空间域中实现超分辨图像重建的方法,该学术论文信息如下: 标题:Fast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for structured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地址:https://doi.org/10.1364/OL.387888 代码:https://github.com/Hao-Laboratory/ shifting-phase-SIM-algorithm 解读:      ...

量子计算机有什么用?《时代》封面文章:可以解决无数问题

量子计算机有什么用?《时代》封面文章:可以解决无数问题

FUTURE | 远见 闵青云 选编 《时代》杂志最新一期发表封面文章《量子飞跃》,解释量子计算机当前和未来的应用场景,以及大企业、政府之间在量子计算领域展开的竞争。 量子对数据堆的独特分析能力,已经在优化数以千计油轮穿越全球的路线,帮助决定哪些ICU病人需要最紧急的护理,并在原子水平上模仿化学过程,以更好地设计新材料。它还有望增强人工智能。 但任何颠覆者都伴随着风险,而量子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偏头痛」。它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快就会使现在所有的密码学变得过时,危及通信、金融交易,甚至军事防御。 以下为文章编译,略有删节。 《时代》杂志最新一期发表封面文章《量子飞跃》 | 图片来源:TIME...

基于微悬臂梁的电流天平,用于精确测量光子力

基于微悬臂梁的电流天平,用于精确测量光子力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波兰弗罗茨瓦夫理工大学(Wrocław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波兰乌卡西耶威切研究网络(Łukasiewicz Research Network)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icrocantilever-based current balance for precise measurement of the photon...

基于压电MEMS的固态散热芯片:有望颠覆传统的风扇散热方式?

基于压电MEMS的固态散热芯片:有望颠覆传统的风扇散热方式?

长期以来,个人计算机(PC)一直追求“无运动部件”的理念,将其作为效率和可靠性的柏拉图式理想。然而,主动散热(冷却)一直是实现该理想的障碍:对于高功率电子产品,你很难舍弃风扇的散热功能。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基于压电MEMS的固态散热解决方案创新公司Frore Systems宣布,搭载其MEMS主动散热芯片(AirJet)解决方案的笔记本电脑将于2023年初“出炉”,可提供比传统风扇更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噪声更低。 传统风扇 vs. AirJet散热模组     ,时长01:06       MEMS主动散热芯片(AirJet)解决方案介绍 MEMS主动散热芯片(AirJet)解决笔记本电脑散热问题...

突破光学超构表面偏振复用容量极限

突破光学超构表面偏振复用容量极限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彭茹雯教授、王牧教授研究组联合美国东北大学刘咏民教授研究组,创新性地引入光学响应噪声调控,成功突破光学超构表面偏振复用的容量极限,为发展高容量光学显示、信息加密、数据存储提供新范式。他们的研究论文"Breaking the limitation of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in optical metasurfaces with engineered noise" 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

研究人员开发出芯片级掺钛蓝宝石激光器

研究人员开发出芯片级掺钛蓝宝石激光器

一组研究人员开发出首个芯片级掺钛蓝宝石激光器,该项突破使其应用范围从原子钟扩展到量子计算和光谱传感器。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 在钛掺杂蓝宝石激光器在1980年代推出时,它是激光领域的重大进步。它成功的关键是采用了增益介质材料,即放大激光能量的材料。掺杂钛离子的蓝宝石被证明特别强大,提供比传统半导体激光器更宽的激光发射带宽。这项创新带来了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领域的基础发现和广泛应用。...

Science长文综述:什么是科学学

Science长文综述:什么是科学学

  导语   随着科学进步,对引文网络、研究成效、科学政策等的研究越来越受关注,逐渐形成了一个交叉学科——科学学(the Science of Science)。2018 年,网络科学家Albert-László Barabási领衔的多位学者,在 Science 上发表了一篇重磅综述,从科学学的跨学科方法、科学学对提高科研生产力的指导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这门“高阶学科”。   SANTO FORTUNATO, CARL T. BERGSTROM, KATY BÖRNER等  | 作者   陈曦 | 译者 崔浩川 | 审校 王怡蔺、邓一雪 | 编辑 目录 一、 结构摘要       1.背景     2.进展     3.展望 二、 正文    ...

全息波导突破沉浸式增强现实(AR)行业难题

全息波导突破沉浸式增强现实(AR)行业难题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光波导制造商Dispelix与全息游戏显示器开发商VividQ合作提供了一种可量产的全息波导解决方案——其将显著改善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的用户体验。 这两家合作厂商展示了一种名为“'波导合成器(waveguide combiner)”的技术,声称其可以在用户环境中准确地同时显示可变深度的三维内容。他们宣布:“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户将能够享受身临其境的AR游戏体验,其中的数字内容可以‘放置’在用户的物理世界之中,并且能够自然舒适地与之交互。” 量产准备...

新型超导纳米线光子检测器可实现高速量子通信

新型超导纳米线光子检测器可实现高速量子通信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探测器,可以以非常高的速率精确测量单光子。这种新设备有助于实现高速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使用单光子水平的光来发送编码的量子信息,如量子密钥分配中的加密密钥。由于物理定律的存在,以这种方式传输的数据可以保证安全。以更快的速度发送信息需要一个单光子探测器,它不仅可以快速检测到光子,还可以精确测量它们的到达时间。   在Optica出版集团的高影响力研究杂志《Optica》上,由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Matthew D. Shaw领导的研究人员描述并展示了他们用于测量光子到达时间的新探测器,他们称之为PEACOQ(用于计算光量子的性能增强阵列)探测器。 ...

杭高院物光学院冯衍、杨学宗团队基于非线性调控技术实现高功率单频金刚石拉曼激光输出

杭高院物光学院冯衍、杨学宗团队基于非线性调控技术实现高功率单频金刚石拉曼激光输出

当提到金刚石您会想起什么呢?大家通常会联想到它作为钻石原石所承载的永恒的含义。然而,在物理学研究人员的眼中,单晶金刚石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拉曼增益介质,金刚石拉曼激光是获得高功率、特殊波段连续波单频激光的重要技术手段。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冯衍研究员、杨学宗副研究员团队及其他合作者,在线型驻波金刚石拉曼谐振腔中,通过引入二阶非线性晶体(LiB3O5,LBO)并调控其相位匹配,大幅提高单频金刚石拉曼激光的输出功率,实现连续波功率为20 W的单频1178 nm拉曼激光输出。该工作结合金刚石拉曼激光技术与光纤激光技术各自优势,为获得特殊波段高功率单频激光提供一种全新的可行方案。 相关研究内容以“High-power...

基于惠更斯超表面的紧凑型视网膜投影显示 (AOM)

基于惠更斯超表面的紧凑型视网膜投影显示 (AOM)

基于惠更斯超表面的视网膜投影显示 Retinal Projection Near-Eye Displays with Huygens’ Metasurfaces 本期导读 视网膜投影显示可以提供无调节的虚拟图像,是一种既能保持分辨率又能缓解辐辏-调焦冲突(VAC)问题的方法。目前应用于视网膜投影显示系统的显示源尺寸较大,需要设计一种特殊的照明结构来限制显示源像素发射的光束角度,以确保观察者瞳孔上的会聚孔径较小,系统往往复杂,不利于系统的小型化。 ...

联合构建高功率、高质量的“双高”涡旋激光

联合构建高功率、高质量的“双高”涡旋激光

前言 涡旋光是一种具有螺旋形相位的光,神奇的光场旋涡能够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为光场调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自由度。目前涡旋光已广泛应用于微尺度物质操控、增强显微成像、光通讯扩容、量子计算等方面。许多研究表明,强场涡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会展现许多全新且重要的现象,高功率涡旋激光的产生备受关注。在高功率激光的应用中,我们往往需要将其聚焦到微米量级尺寸来提供极端物理环境,因此发展高功率涡旋激光,高功率和高质量缺一不可。目前能够实用化、具有高能量通量的光模式转换器只有反射式螺旋相位板。...

西安光机所在计算光学显微成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西安光机所在计算光学显微成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是癌症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数字病理学常常使用高倍物镜和扫描拼接的方法来获得大视场、高分辨率图像,高精密电动位移台、高倍物镜、脉冲光源等组件价格昂贵,提高了仪器设备的成本,大量的机械运动也会减缓成像的时间效率。同时,高倍物镜带来的景深狭小和机械扫描拼接带来的伪影、重影、失败问题等也降低了成像的质量。傅里叶叠层显微术(Fourier ptychographic microscopy,...

2023 AAAI Fellow揭晓,华人学者李学龙、唐杰入选

2023 AAAI Fellow揭晓,华人学者李学龙、唐杰入选

FUTURE | 远见 闵青云 选编 AI科技评论 文 2023年 AAAI Fellow 入选名单已出炉,此次新增11位 Fellow,表彰他们在数据挖掘、并行计算、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所作出的贡献。其中,共两位华人学者入选,分别是西北工业大学的李学龙、清华大学的唐杰。 AAAI 是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Fellow 是该学会给予会员的最高荣誉,仅颁给对人工智能做出「非同寻常的卓越贡献者」。 由于评判极严格,历届 AAAI Fellow 入选者均为人工智能领域公认的著名学者,每年严格限制 5-10 位入选,因此被誉为「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名人堂」。 1 华人当选学者:李学龙、唐杰 李学龙...

三方合作共创短波红外3D摄像头新时代:SWIR VCSEL+GeSi传感器

三方合作共创短波红外3D摄像头新时代:SWIR VCSEL+GeSi传感器

捷普(Jabil)宣布与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和光程研创(Artilux)合作开发室内和室外皆适用的短波红外(SWIR)3D摄像头。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日,身为提供制造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捷普(Jabil)宣布,位于德国耶拿的知名光学设计中心目前正在展示一款新一代的3D摄像头原型,此产品能在室内和室外环境中无缝运行,测距范围可达20米。结合捷普、艾迈斯欧司朗与光程研创各自的3D传感架构设计、半导体激光器和锗硅(GeSi)传感器之专有技术,展示一款能在1130nm波段的短波红外(SWIR)工作的3D摄像头。 捷普展示新款短波红外3D摄像头原型展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