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3分钟了解基于空间光通信的光束偏转技术

3分钟了解基于空间光通信的光束偏转技术

李富豪,赵继广,杜小平,张建伟,段永胜,陈攀 航天工程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系 光束偏转技术是自由空间激光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决定了自由空间激光通信能否满足快速、稳定的通信需求。光束偏转技术具体可分为两大类:机械式光束偏转技术和非机械式光束偏转技术。其中,机械式光束偏转技术有扫描振镜、快速控制反射镜和微机电系统变形镜等类型;非机械式光束偏转技术包括声光偏转技术、基于液晶材料的偏转技术以及电光偏转技术。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各类光束偏转技术的特点以及在空间光通信领域的应用前景。 1 扫描振镜 技术最为成熟的机械式光束偏转器件为扫描振镜,其本质是一个步进响应时间可达毫秒/亚毫秒级、指向精度为微弧度量级的光反射镜,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光机所实现高能涡旋激光输出

上海光机所实现高能涡旋激光输出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太瓦级周期量级短波红外涡旋脉冲产生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将新型光场调控技术与光参量啁啾脉冲放大技术 (OPCPA) 相结合,实现了高能涡旋激光的输出。并基于级联薄片非线性脉冲后压缩技术,首次实现太瓦级周期量级短波红外涡旋脉冲的输出。相关成果以“Terawatt-Class Few-Cycle Short-Wave Infrared Vortex Laser”为题,发表于Ultrafast Science。...

数十拍瓦激光的福音:小角度使用兼TM偏振全介质脉冲压缩光栅

数十拍瓦激光的福音:小角度使用兼TM偏振全介质脉冲压缩光栅

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的核心:脉冲压缩器 当前,国际上正在大力发展超强超短激光光源以及依托其而建造的前沿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引爆了拍瓦级高峰值功率竞赛热潮。脉冲压缩器作为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的核心模块,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冲击更高功率的全球大激光装置建设任务将竞相上马,有望为激光聚变、粒子加速、阿秒科学(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强场量子电动力学等重大前沿领域带来变革性技术。大口径钕玻璃窄带增益大能量激光装置是目前最为主流的一类拍瓦级光源,而光栅压缩器是其功率持续提升的瓶颈模块。...

美国国家实验室:雪崩电离等离子体光栅调控强激光,兼顾衍射效率与光束质量

美国国家实验室:雪崩电离等离子体光栅调控强激光,兼顾衍射效率与光束质量

极端光强激光是强场物理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工具。然而,高峰值功率激光极易损伤光学元件,为了使材料表面光强低于损伤阈值,需要不断增大光学器件的物理尺寸。目前,拍瓦级高功率激光器中光学元件的尺寸已经达到米量级,其高昂的制造成本极大地制约了高功率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 等离子体光学器件理论上并不存在光学损伤阈值,限制其光通量的主要因素为等离子体中的非线性效应或相对论效应,其允许透过的光强是固体光学器件的2~5个数量级。然而,等离子体器件由于光学质量差、效率低,使得其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如何产生高光学质量的等离子体器件一直是困扰研究人员的难题。...

量子快报(5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高维量子态的高效率量子存储

量子快报(5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高维量子态的高效率量子存储

2023年,“量子快报”专栏全新升级。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全球最重要、最热门的量子领域科研成果,还能迅速了解相关行业资讯、获奖情况和会议信息。及时、简洁、便捷,爱光学将陪伴您一起探索充满活力的量子世界。 这是第51期“量子快报”,欢迎您持续关注~ 科研进展   高维量子态的高效率量子存储   量子存储器是构建量子网络不可或缺的功能单元,而实现高维量子态的高效率存储对提高量子网络的信道容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人员基于不同物理体系实现了高效率的量子存储,然而这些存储器要么所存储的量子态是一个两维态,要么虽然实现了高维态存储但存储效率较低。实现满足高维、高效率的量子存储器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星地激光通信大气信道可用度

星地激光通信大气信道可用度

[dipl_breadcrumb breadcrumb_layout="layout2" separator_type="icon_separator" separator_icon="%%20%%" separator_size="14px" use_home_link_custom_text="on" home_link_text="首页" admin_label="DP Breadcrumbs" _builder_version="4.9.1" _dynamic_attributes="link_option_url" _module_preset="default" link_option_url="" border_color_all="#ccc" border_width_top="1px" border_width_bottom="1px" global_module="3347" global_colors_info="{}"...

日本研究团队开发出同时产生和整形GHz短脉冲的光学技术

日本研究团队开发出同时产生和整形GHz短脉冲的光学技术

高重复脉冲的产生和控制在高速摄影、激光加工和声波产生等各种应用中大有可为。间隔从 ~0.01 到 ~10 ns不等的GHz短脉冲对于超快现象的可视化和提高激光加工效率尤为重要。尽管存在产生GHz短脉冲的方法,但挑战依然存在,例如脉冲能量吞吐量低、脉冲间隔可调性差以及现有系统的复杂性。此外,由于空间光调制器的响应能力不足,整形每个GHz短脉冲的空间轮廓也面临限制。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东京大学和埼玉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名为 "光谱穿梭...

中国启动关于薄片激光器的重点研发计划 | 激光快报

中国启动关于薄片激光器的重点研发计划 | 激光快报

2023年,“激光快报”专栏全线升级。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全球最新、最重要、最热门的激光研发及应用领域的科研成果,还能迅速了解相关行业资讯、获奖情况和会议信息。简洁、高效、便捷,激光评论将陪伴您一起探索光芒四射的激光世界。 第11期“激光快报”,欢迎您持续关注~ 军事资讯 中国启动关于薄片激光器的重点研发计划 (图片来源:亚洲工业网)...

OES | 前沿激光应用:面向更低成本、更高效率micro-LED全彩显示制造【厦门大学和台湾阳明交通大学联合团队】

OES | 前沿激光应用:面向更低成本、更高效率micro-LED全彩显示制造【厦门大学和台湾阳明交通大学联合团队】

Opto-Electronic Science 论文推荐 厦门大学张荣院士/吴挺竹副教授团队和台湾阳明交通大学郭浩中教授团队系统梳理了激光在micro-LED全彩显示设备制造过程中的前沿应用进展,主要内容涵盖:微纳加工、缺陷检测、缺陷修复、巨量转移和量子点色转换层等方面。 文章 | Lai SQ, Liu SB, Li ZL, Zhang ZN, Chen Z et al. Applications of lasers: A promising route toward low-cost fabrication of high-efficiency full-color micro-LED...

第033篇 | 焦深延长的散斑照明超分辨成像技术

第033篇 | 焦深延长的散斑照明超分辨成像技术

前言:“光学札记”公众号不定期分享光学论文、专利、技术、新闻等,欢迎订阅并分享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介绍一篇能够延长焦深的散斑照明超分辨成像技术文章: 标题:Extended-depth of field random illumination microscopy, EDF-RIM, provides super-resolved projective imaging 日期:2023/11/01 地址:doi.org/10.1101/2023.10.30.564754 代码:github.com/teamRIM/tutoRIM.               ...

Optica:基于超构表面的偏振成像与边缘检测

Optica:基于超构表面的偏振成像与边缘检测

撰稿人 |  薪胆居士 论文题目 | Polarization imaging and edge detection with image-processing metasurfaces 作者 | Michele Cotrufo, Sahitya Singh, Akshaj Arora, Alexander Majewski and Andrea Alù 完成单位 | 美国纽约城市大学 研究背景      ...

激光振镜:高端市场迎机遇

激光振镜是一种专门用于激光加工领域的特殊的运动器件,具有小惯量、高速扫描、精准定位和闭环反馈控制等特点。中国激光振镜控制系统市场规模目前约20亿元,高端市场占15亿元,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25亿元。2021年激光振镜控制系统销量增长35%,销售规模达3.86亿元。市场中低端已基本实现国产化,而在高端应用领域,目前主要由美国CTI、德国Scanlab和Raylase等国外企业占据。激光振镜控制系统位于产业链中游,应用涵盖消费电子、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锂电池等领域。政策支持和激光技术发展驱动市场增长,光伏、新能源和3D打印领域为激光振镜应用提供了新机遇,市场前景广阔。 激光振镜的特点与性能...

西安光机所潘安、浙大万雅婷入选美国光学学会大使

西安光机所潘安、浙大万雅婷入选美国光学学会大使

近日,美国光学学会(Optica,前称OSA)公布了2024年美国光学学会大使(The Optica Ambassadors)名单。 其中,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潘安副研究员入选。值得注意的是,在已产生的80位学会大使中,潘安是首位来自中国科研机构的中国人。 此次,Optica基金会宣布了10名杰出的早期职业成员,他们将为全球年轻的光学和光子学研究人员提供指导和建议: (图片来源:Optica) 据Optica官方简介显示,潘安,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教授、首席研究员,瞬态光学与光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www.piclaboratory.com)跨学科前沿中心主任。...

黄郑重:胸怀大志,以计算光学成像技术看清“微观世界” | “青衿奖”获奖学生专访

黄郑重:胸怀大志,以计算光学成像技术看清“微观世界” | “青衿奖”获奖学生专访

近期,中国激光杂志社首届青衿奖评选活动落下帷幕。凭借扎实的学术素养和出色的表现能力,12位光学研究生脱颖而出,成为青衿奖获得者!爱光学特别对其中的典型代表做了专访,期待对广大光学学子有所启发。 本期专访人物是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黄郑重。 Q1   在“青衿奖”评选过程中,有没有特别令你感到印象深刻的地方?  ...

实时傅立叶域光学矢量示波器

实时傅立叶域光学矢量示波器

为了满足高容量电信基础设施的不断需求,每个波长信道超过1 Tb/s的数据速率和光复用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带宽限制和信号同步,这些特征对现有的数据采集和光学性能监测技术提出了挑战。在此,Li等人设计了一种方法,通过将频率限制光学转换为无限时间轴,并将其与啁啾相干检测相结合,创新地获得全场光谱,来解决这些限制。利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实现了一种实时傅立叶域光学矢量示波器,其带宽为3.4...

客厅里做出诺奖工作,白茨格的传奇人生

客厅里做出诺奖工作,白茨格的传奇人生

 由于对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的贡献,埃里克·白茨格(Eric Betzig)于2014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在今天的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诺贝尔奖得主文章中,白茨格讲述了他在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的开创性研究,突破了光学衍射的极限,让科学家们能够看到活细胞中单个分子的运动。       鲜为人知的是,白茨格教授曾经完全放弃了科研,但一项前沿性研究将他拉了回去。失业的他和朋友自掏腰包,在客厅里搭建出诺奖工作的第一个模型。 Eric Betzig | 撰文 杨晓雨 | 翻译 任知微 | 校译 李栋 | 审稿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Eric Betzig。图源:诺奖官网...

常见的激光器压窄线宽的方法

常见的激光器压窄线宽的方法

接上回,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的线宽来源以及窄线宽激光器的应用后,这篇主要描述一些常见的压窄线宽的方法。减小损耗和提高功率是相辉映的,根据公式来看对线宽有压窄效果。增大光子寿命可以提高相干时间,也可以压窄线宽。下面主要对以下五种方式作解释。 一、外腔 如上图所示,利用硅基的外腔来压窄线宽,最近用这样的方法还是挺多的,因为混合集成的工艺被越来越广泛的用到。用硅基的外腔来做有两个好处:一是硅基外腔损耗小;二是外腔用来增加腔长;这两个特点都可以用来压窄线宽。 二、增加腔长 增加腔长分为增加物理腔长和增加有效腔长;增加腔长有缺点,不能无限增加,因为腔长太长会使纵模间隔太近对滤波器要求变高。...

集成光子学创新公司Polaris Electro-Optics完成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集成光子学创新公司Polaris Electro-Optics完成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集成光子学创新公司Polaris Electro-Optics,近日宣布成功完成300万美元超额认购种子轮融资。Polaris Electro-Optics利用申请专利的材料和设计创新,为通信和计算行业提供速度最高、能效最高的集成光子学产品。本轮融资由Rhapsody Venture Partners领投,并获得了新投资方Buff Gold Ventures以及种子前投资方M Ventures的支持。作为这一里程碑的一部分,Rhapsody Venture Partners的Bernard Lupien将加入Polaris Electro-Optics的董事会。 Polaris...

姜会林院士:追光的路上,总有人正年轻

姜会林院士:追光的路上,总有人正年轻

四大光机所是我国光学事业的发源地,也是最早的光学体系根基。他们像母亲河一样,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各地输送着光学人才。在四大光机所里,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正是他们的努力,奠基了我国光学事业的如今蓬勃发展。之前我们分享了几位西光所、长光所的大咖人物故事,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的那些人、那些事~...

EUV光刻机的驱动激光器长什么样?

EUV光刻机的驱动激光器长什么样?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极紫外(EUV)光刻技术起,美、欧、日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历经三十余年研发,终于由荷兰ASML 公司率先推出商业化的EUV光刻机,把芯片工艺制程推进到7纳米以下(单次曝光得到的实际物理尺寸最小是13纳米,下一代EUV光刻机能做到8纳米)。 相应地,光刻机的光源从波长193纳米的ArF准分子激光(深紫外,DUV)升级为波长13.5纳米的EUV光,由锡(Sn)的激光等离子体(Laser Produced Plasma,LPP)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