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Menu

解决方案

探秘近红外II区和III区:单光子共聚焦显微镜DEMO测试邀您来

探秘近红外II区和III区:单光子共聚焦显微镜DEMO测试邀您来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赋同量子新品近红外单光子共聚焦显微镜,以及我们即将开启的DEMO测试。 为什么是“近红外II区” 很多朋友对“近红外II区和III区”这个词可能有点陌生。打个比方:在可见光下,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是一片热闹的舞台,但舞台后面还有暗幕,藏着更多信息。近红外II区(900–1700 nm)和III区(1800–2300 nm)是那块“暗幕”背后的空间。 它的好处是——组织穿透更深,背景信号更低,分辨率依然可以保持在微米级。 这意味着: 在生物组织里,我们能“看到”更深的层次,不再止步于表面。 在复杂的荧光信号中,我们能区分得更清楚。 在药物开发、新型探针研究等前沿领域,它能成为一双真正敏锐的“眼睛”。 赋同量子新品 从量子前沿到生命科学: 以极限探测能力开拓显微成像新疆域 在夯实量子探测技术优势的基础上,赋同量子正将“单光子级别的极限灵敏度和近红外波段宽谱响应”的核心能力向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领域深度拓展,针对生物荧光成像中深层组织信号衰减、传统显微镜探测波段局限等行业痛点,公司重磅推出Qumi近红外单光子共聚焦显微镜,实现了成像深度提升、近红外波段(900-2500...

Exosens签署收购Phasics协议,启动战略整合进程

Exosens签署收购Phasics协议,启动战略整合进程

携手Exosens, 迈向协同共赢 2025年8月27日, Exosens集团正式宣布与Phasics达成收购协议,从即日起正式启动收购流程。二十余年来,Phasics 始终专注于高分辨率波前分析技术的深耕与拓展,持续赋能激光系统、精密成像和科学研究等核心领域。借助Exosens在资源与全球网络方面的优势,Phasics将逐步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并进一步加速技术创新进程。 此次战略整合,基于双方在技术专长、市场布局以及长期发展愿景上的高度契合。收购完成后,Phasics预计将继续保持现有组织架构,专注服务全球客户。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科研和工业伙伴提供可靠产品与卓越服务,秉持严谨精神,延续Phasics的技术传统与专业声誉。 Phasics首席执行官Marie-Begona Lebrun表示:“我们非常期待能够加入Exosens集团。在其支持下,我们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拓展全球业务布局,并进一步强化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对Phasics而言,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发展机遇。”...

当机器学习遇上定量相位成像,如何实时评估癌症免疫治疗?

当机器学习遇上定量相位成像,如何实时评估癌症免疫治疗?

无标记、单细胞、实时: 定量相位成像辅助免疫杀伤识别 在肿瘤免疫研究中,识别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功能性杀伤行为是评估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常见的评估手段多依赖间接指标,如细胞因子释放、凋亡标志物表达或代谢终点分析等。这些方法虽然可反映总体免疫活性,却难以捕捉单个免疫细胞在复杂共培养环境中的动态行为,尤其难以实现实时、无标记、连续的观测。 面对这一挑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Teitell Lab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定量相位成像(Quantitative Phase Imaging, QPI)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的新型分析平台,能够在无标记条件下、以单细胞分辨率动态捕捉 T 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并进行自动识别与分类。 这一研究方案以基于Phasics 定量相位成像相机的 Live Cell Interferometry(LCI)为成像核心,实时记录相位图像,使用高频连续采集无标记的干涉显微成像系统记录肿瘤细胞在与 T 细胞共培养过程中的相位图像,进而提取细胞干重(dry mass)、细胞形态和运动等特征的时间序列。 PHASICS 多特征提取与机器学习建模: 自动识别T细胞杀伤行为 研究者首先在...

从月球到星际:激光如何改写深空通信的 "速度与激情"?

从月球到星际:激光如何改写深空通信的 "速度与激情"?

当 NASA 的 "Psyche" 探测器在 2.7 亿公里外的小行星轨道传回第一张高清图像时,地球上的科学家们屏住了呼吸。这张像素高达 1 亿的照片,若用传统射频通信传输需要整整 3 个月,而通过激光链路,仅用 4 小时就完成了 —— 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 2025 年人类深空通信技术的真实写照。   从地月之间的 "激光快递" 到跨越 40 天文单位(约 60 亿公里)的星际数据高速公路,深空光通信正在颠覆人类探索宇宙的方式。本文将带你走进欧洲航天局(ESA)与 NASA 的前沿实验室,揭秘激光如何在近乎真空的宇宙中 "奔跑",以及科学家们如何突破物理极限,让遥远行星的奥秘以光速 "触手可及"。 一、为什么宇宙通信需要 "换跑道"?—— 从射频时代到激光革命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前 60 年里,无线电波(射频)是联系地球与航天器的 "唯一纽带"。从月球探测器到火星车,X 波段(8-12GHz)和 Ka 波段(26.5-40GHz)的射频信号像 "太空邮差" 一样,日复一日地传递着数据。但随着深空探测进入 "高清时代",这个 "老邮差" 越来越力不从心。 以欧洲航天局的 "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为例,它每天仅有 8 小时的通信窗口,最多只能传回...

Bertin Alpao交付两大自适应光学系统,开启天文观测新篇章!

Bertin Alpao交付两大自适应光学系统,开启天文观测新篇章!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天文观测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近日,全球自适应光学领域的领军者——Bertin  Alpao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成功交付了两套划时代的自适应光学系统,为天文观测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Bertin  Alpao在中国的首家官方代理商,我们倍感荣幸,将为您揭秘这两大项目的非凡之处。 01 MAVIS项目 智利VLT望远镜的自适应光学技术革新 Bertin Alpao为智利甚大望远镜(VLT)UT4的Nasmyth  A焦点量身打造了新型高稳定性变形镜DM3228,该变形镜配备了3228个促动器,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控制精度与稳定性。这一创新成果,是Bertin  Alpao与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及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NAF)紧密合作的成果,共同满足了天文观测对热机械稳定性的严苛要求。 ESO资深光学专家Stefan Strobele对DM3228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Bertin  Alpao有史以来性能最优异的变形镜”。这一赞誉,无疑是对Bertin Alpao技术实力的最佳证明。...

ZEUS超强激光平台中的自适应光学系统|Phasics方案解析

ZEUS超强激光平台中的自适应光学系统|Phasics方案解析

ZEUS泽塔瓦当量超短脉冲 激光系统 在当前探索极端物理条件的科研进程中,超强激光正成为推动强场物理、粒子加速和基础科学研究的关键工具。ZEUS(Zettawatt-Equivalent Ultrashort pulse laser System)是一套基于飞秒脉冲压缩技术构建的先进激光平台,具备拍瓦级峰值功率和极短脉宽,是目前全球领先的超强激光系统之一。该设施支持科学家深入研究量子电动力学效应(QED)、高能粒子产生机制,以及与宇宙早期状态相关的基本过程,为推动高场科学和下一代激光驱动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撑。 图1: Zeus激光系统  图片来源于ZEUS官网 图2: ZEUS激光系统主束线示意图片来源于ZEUS官网 ZEUS激光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多个精密步骤。首先,系统使用钛宝石(Ti:Sapphire)晶体和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将初始的低能量脉冲通过连续四级激光放大逐步增强能量。这些放大的脉冲随后经过专门设计的压缩系统,在真空腔体中被压缩到约25飞秒的超短时间尺度,从而实现超过3拍瓦的峰值功率。ZEUS特别设计了多束分光系统,允许一束主光同时供多个实验区域使用,使研究人员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并行进行多种高强度前沿科学实验。 图片来源于ZEUS官网 PHASICS...

量子光谱学路线图

量子光谱学路线图

你是否想过,当光线拥有了 "量子身份证",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在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正用纠缠的光子对破解分子的秘密,用单光子的 "眼睛" 窥视原子的舞蹈。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量子光谱学正在书写的现实。   传统光谱学如同用手电筒探索黑暗房间,强光虽能照亮物体,却可能惊扰甚至破坏脆弱的 "展品"(如生物分子);而量子光光谱学则像一支 "量子火炬",既能用最微弱的光线照亮微观世界,又能捕捉到传统技术永远无法企及的量子密码。 一、量子光:微观探测的 "超级工具"   要理解量子光光谱学的革命性,首先需要认识 "量子光" 与传统光的本质区别。传统光谱学依赖经典光的频率、强度等参数,就像用不同颜色的画笔给物质 "画像";而量子光则解锁了光子的量子特性 —— 纠缠、相位、光子统计等 "新维度",让科学家能以全新视角解析物质的微观结构。 1. 从 "连续波" 到 "量子态":光的本质跃迁 经典光的能量分布是连续的,如同一条平滑的波浪;而量子光的能量则以 "光子" 为基本单位,其状态可以用 "量子态" 精确描述,其核心特性可以概括为三点: 纠缠特性:两个光子的量子态相互绑定,测量一个就能瞬间知晓另一个的状态,无论距离多远。这种特性让量子光成为...

快反镜(FSM)的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

快反镜(FSM)的工作原理与典型应用

快速反射镜(Fast Steering Mirror,FSM)简称“快反镜”,也被称为偏摆镜或精瞄镜,是集光学、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化的精密装置。该装置通过与高灵敏度、高响应速度的传感器协同工作,可构建高精度光学扫描跟踪系统,具备极高的角度分辨率、响应速度和带宽特性。   作为光电精密跟踪系统的核心组件,快反镜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光束方向的精准控制。其显著技术优势体现在超快响应速度与超高控制精度的有机结合,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光路误差校正:有效补偿光路中的倾斜误差,确保光束传输路径的稳定性; •光束指向稳定:通过动态调节反射镜面姿态,抑制外界干扰引起的光束抖动; •快速跟踪系统:在光电跟踪场景中实现对目标的实时捕捉与持续锁定。   一、快反镜的工作原理 快反镜采用压电陶瓷驱动+柔性铰链传动的复合结构,主要组件包括: •驱动单元:压电陶瓷(利用逆压电效应实现纳米级位移) •传动机构:柔性铰链(无机械摩擦,通过弹性变形传递运动); •反馈单元:应变片或电容传感器(全闭环控制精度达μrad级); •反射镜面:熔石英或碳化硅材质(面型精度≤λ/4 RMS)  ...

ARCLIGHT系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外置光源,ARCLIGHT-NIR-MIR宽波段组合外置光源,0.4~25um

ARCLIGHT系列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外置光源,ARCLIGHT-NIR-MIR宽波段组合外置光源,0.4~25um

常规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的内置光源在某些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用户需要更好灵敏度和测试光强的需求。瑞士ARCoptix为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设备设计了独立的外置光源配件ARCLIGHT系列:ARCLIGHT-NIR & ARCLIGHT-MIR。 ARCLIGHT系列FT MIR外置光源可以在部分使用环境下获得更高的光强和灵敏度。在对某些样品的微量成分进行分析时能获得更好的信号结果。ARCLIGHT系列FT NIR-MIR光谱仪外置光源除了有ARCLIGHT-NIR 和 ARCLIGHT-M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外置光源,还推出了将二者整合在一起的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外置光源ARCLIGHT-NIR-MIR FT NIR-MIR光谱仪外置光源。 ARCoptix的ARCLIGHT-NIR和ARCLIGHT-M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外置光源是适用于 VIS-NIR(400–4,000nm)或 MIR(1-25μm)光谱范围的通用宽带灯。ARCLIGHT系列 FT MIR外置光源中使用的光源是比较明亮的,确保用户的测量具有最高的信噪比。FT...

波数与波长的关系,波数怎么样转换为波长

波数与波长的关系,波数怎么样转换为波长

典型波数与波长关系举例: um nm cm-1   cm-1 nm um 0.98 980 10204   15000 666 0.666 1 1000 10000   10000 1000 1 1.06 1060 9434   9000 1111 1.111 1.3 1300 76   8000 1250 1.250 1.48 1480 6757   7000 1428 1.428 1.54 1540 6494   6000 1666 1.666 1.56 1560 6410   5000 2000 2 2 2000 5000   4000 2500 2.5 2.94 2940 3401   3000 3333 3.333 4 4000 2500   2000 5000 5 5 5000 2000   1000 10000 10 6 6000 1667   900 11111 11.111 7 7000 1429   800 12500 12.5 7.5 7500 1333   700 14285 14.285 8 8000 1250   600 16666 16.666 9 9000 1111   500 20000 20 10 10000 1000   400 25000 25...